2021年初中话题作文:与善同行

时间:2025/09/14 浏览次数:12

世界很美,不仅因为有春的鸟语花香,夏的烟云暮雨,秋的瓜果飘香和冬的雪舞临空,更因为有爱的培育,心的交流,理解的支持和信任的陪伴,因为有“善”。可是现在的人们似乎把“各人自扫门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”视为真理,把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渐渐淡忘……

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,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。只有将传统“讲仁爱、重民本、守诚信、尚和合”等的时代价值作为社会的主旋律,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,祖国才能进一步更好的发展。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。善良是一道永恒的风景线,小小的善举会让社会亮出一条彩虹。我们要时刻存善心、养善念、行善事、做善人。真诚待人,谦和处世,诚心诚意善待每一个人。

你可能会问:“善到底是什么,怎么做才算是善?”其实,善不是非要做一件大事。对病员的一句问候,对老人的一次搀扶,都算是善,都会被人深深印在心底。十七岁的“老慈善家”——郭秦为了捐助贫困儿童,创作了一百多篇童话,用十五万元的稿费帮助了无数家庭,被称为“中华爱心慈善青少年第一人”她用爱心和恒心演义着助人为乐,感人肺腑的故事“老人跌倒了,扶不扶?”曾一度成为热门话题,引发人们的争议。2011年9月,江苏扬州市十三岁的女孩——管仲培,不顾路人的阻拦,搀扶起摔倒在地的八十五岁老人并将其送到医院。被网友称为“最美中学生,”她的善举也成为鲜活的“德育教科书”。这些公序良俗的守望者大公无私的奉献者,勤劳守信的劳动者的永远是社会主流,民族的脊梁,他们身上的“善”总能透射出温暖人间的正能量。

拥有善心的人是有素质的,而人的素质只能靠人文教育来培养。阅读经典,则是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。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,它就在我们身边,其中的财富属于每一个人。好读书,读好书,既可以提升个人能力,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文明素养。读书不仅事关个人行为,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准,也会持久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,所以,我们为何不多读些书呢?

真·善·美,她们以各自的视角震撼着我们生活的时代,构成了一首爱之歌。让我们行动起来,从自己做起,从身边做起,给大地添绿,给心灵添彩,把爱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个人。我相信,只要多尽一分心,多尽一份力,我们就可以改变很多。

愿善与我们同行!

  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