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话题作文:活着,为了什么?

时间:2025/07/14 浏览次数:15

打从娘胎里头出来,就日日见着形形色色的人,数十年如一日地干着相同的事,似乎从没有人告诉过我,这样究竟是为了什么?

父母日日劝告我好好学习,这样未来才能过得舒坦,可是,未来又有什么用呢?还不是到了一定的年纪,就会死去,而后去到那所谓的地狱,度过奈何桥,喝下忘川水,轮回入世再为人,一世一世的死循环。活着,似乎根本就没有什么意思。然而,这确是处于现代的我们实实在在的想法。

在余华的《活着》里头写道,福贵历经儿女、妻子、外孙的相继离世依旧乐观面对生活,选择与老牛“福贵”一同活下去,或许此时的他已经悟得了生命的真实含义,才能够如此淡然。在底层劳动人民看来,这样终生劳作就是他们的一生,或许许多人不认为,可是这确实就是他们一生的历程。

活着,或许只是苟延残喘罢,但仍有那么多人宁舍义取生也要活着。这,可能就是人性吧,那刻在骨子里的东西,那对活着的一份渴望。

活着,这件说起来最为平常不过的事,可在生命尽头显得那么珍贵,一瞬间,竟也让人产生宁倾其所有也要活下去的愿望,可是时间却从不在交易范围之内,寸金难买寸光阴啊!

活着,有可能只是上天编的一个谎言,却让身处地狱的人如此兴奋,让那体内遗传的基因如此活跃,如今对于时光的藐视,在将来,时间会加倍偿还。你今日对他的种种浪费,在将来也定会反噬在自己身上,这是世间万物必然的规律。

不再去谈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,只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,如此,安好!

 

 

  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