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话题作文:吴刚与西绪福斯

时间:2025/02/04 浏览次数:15

吴刚与西绪福斯

《淮南子》里有嫦娥奔月的神话,唐代又出现了吴刚在月亮中伐木的描述,“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,下有一人常斫之,树创随合。人姓吴名刚,西河人,学仙有过谪令伐树。”(《酉阳杂俎》)吴刚在月亮里日复一日地斫桂树,他斫一斧,树上便有了斧痕,他的斧子一离开树干,斧痕又愈合了,所以桂树永远也不可能斫倒。习惯了毛泽东“吴刚捧出桂花酒”的美丽诗句,我们很难把吴刚和这样一种无休止的劳作联系在一起,看不到吴刚的痛苦、悲壮和坚韧。

吴刚是我们的祖先,也是你,是我,是我们每个人。他不是英雄,他只是一个人。他是人,却想成仙,学仙有过因而受到惩罚。这一惩罚不是针对他个人的,而是针对全人类的。他承受着我们人类共同的命运——宇宙无垠,我们不可能斫断时间的大树。吴刚无法创造五百丈月桂树訇然倒地的辉煌,但他一次次举起了斧子。就如绪福斯推石上山,石头推到山上,又滚落了,又往山上推……

吴刚伐木与绪福斯推石上山是东西方不同民族、不同文化背景下独自创造的古老神话,其内涵却是惊人的一致,那就是无法逃避的、悲欣交集的人类命运。我们的命运就是举起斧子,或推石上山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代复一代,人类就是这样走过来的,也必将如此走下去。人毕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,直至天荒地老。

对人类而言,重要的不是结局,而是过程。吴刚的意义不是人类是否能最终斫倒月桂树,而是他一次次地举起了斧子,不断地举起斧子。伐木也罢,推石也罢,就是这个周而复始,似乎毫无意义的过程,但人生的全部价值恰在其中。

无论吴刚,还是绪福斯,他们不像东方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、炼石补天的女娲或者夸父,不像西方神话中的宙斯、阿波罗、普罗米修斯,他们并不是什么英雄,他们只是一个人,是人类自身命运的化身。东西方神话中所创造的这一形象竟然如此惊人地相似!其实这是人类命运的相似性,东方、西方并无什么差别,所以我们在阅读西方文学名著时也同样会为人性中的善与恶、美与丑或激动、或亢奋、或悲伤、或沉默,因为人性本来是相通的,人类的命运也是一致的。

 

 

  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